科学家提出产生高强度阿秒涡旋脉冲思路
科学家提出产生高强度阿秒涡旋脉冲思路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利用相对论强度的圆偏振激光与固体靶作用,可以产生高强度的携带有轨道角动量的表面高次谐波,并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质是光的自旋角动量转化为轨道角动量,据此提出了一种产生单个阿秒涡旋脉冲的方案。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具有螺旋相位的光场因为携带有轨道角动量而被称之为涡旋光。轨道角动量与自旋角动量一同构成了相干光场的角动量属性,涡旋光在光学成像、光子操控和光通信上已经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将一定强度的圆偏振激光垂直入射到固体靶表面时,可以让平面靶的表面发生形变而形成一个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使得垂直入射的非轴上的光变成了斜入射,从而能有效地振荡等离子体表面,进而产生表面高次谐波辐射。更有趣的是该等离子体振荡相位取决于等离子体所在的方位角,从而将轨道角动量引入到产生的高次谐波辐射中。进一步分析发现,谐波中光子的轨道角动量是由多个驱动光子的自旋角动量转化而来,而且该转化过程满足角动量守恒定律。
该项工作突破了之前难以通过光学器件产生高强度涡旋光的限制,使得利用目前已有的拍瓦级强激光和固体靶直接作用来产生相对论强度的涡旋光场成为可能。如果采用预先凹槽处理的固体靶与少周期的超短脉冲作用,可以产生高强度的单个阿秒涡旋脉冲。这为手性结构等材料的超快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优良光源。(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辛)
同类文章排行
- 自旋轨道耦合莫特绝缘体研究取得进展
- 萨斯海洋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招聘启
- 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齐心协力共同抗艾
- 噬菌体“鸡尾酒”防控番茄青枯病
- 案例研究:利用Landsat 8卫星图像进行植被分类以
-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高温之谜
- 科学家提出产生高强度阿秒涡旋脉冲思路
- 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生工作处学位
- 科学网肩膀后面的斜方肌的起点和止点分别在哪
- 科学家发现磷脂调控多能干细胞命运的全新“烽
最新资讯文章
- 科学家提出产生高强度阿秒涡旋脉冲思路
- 小着陆器勇探外星
- 科学家提出一种获得超强磁场的新方法
- 三体问题新增两千多个周期解
- 科学家首次发现绕白矮星运行的巨行星
- 中国抗中子辐照钢焊接接头服役安全性研究取得
- 科学家完成太阳风迄今最佳研究
- 自旋轨道耦合莫特绝缘体研究取得进展
- 自旋波让未来芯片不再烫手
-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 梯度材料的损伤容限研究取得进展
- 黏稠的水是冰上流畅滑行的关键
- 强磁场下ZrTe5的反常热电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 中外学者在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高温之谜
- LAMOST为星表“提纯”
-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会“呼吸”的激光
- 研究揭开英仙座球状星团起源之谜
- 超新星爆发和化学爆炸有共同之处
- 新研究发现钻石具有“流畅”的结构延展性和电